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难题的新视角
就经济领域而言,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是现实问题倒逼的结果。2015年至今,央行5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审批的基建项目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然而单纯依赖需求刺激经济发展效果甚微:投资持续萎靡,股市连续下跌,国内消费增速下滑。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却在海外疯狂扫货,代购网站大量涌现,跨境游持续升温。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短期需求问题,而是中长期供给的困境,即供需错配的实质为需求不足的表象所掩盖。供给侧改革注重分析问题的本质,是着眼于中长期的辩证思维方式,为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侧的新视角。
1.高职教育面临的生源危机问题的破解
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表明高校招生难成为常态。而高职教育是生源问题的“重灾区”,体现为两个“不足半数”:一方面,一些地区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高职院校不足半数,有些专业甚至出现“零投档”现象;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实际报到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半数。
为了应对高考人数绝对值减少的问题,高职院校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招生工作,短期虽然能够取得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破解难题。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回升,比上一年度增加27万人,表面上呈现止跌企稳态势,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并未得到缓解,反而由于固化的需求侧思维方式造成了新的问题。第一,就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而言,对招生工作的大规模倾斜影响教学科研的投入,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第二,高职院校为了招揽生源,补录分数线一降再降,甚至推出免试登记入学的措施。学生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学业倦怠心理严重、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特点都对高职教育教学形成了挑战。
与需求侧相反,供给是持续的、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优质的供给建基于国家经济环境与政策基础之上,具有前瞻性。因此,供给侧改革致力于中长期问题的解决,能够透视生源危机的本质,直面生源相对减少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可以选择求学或者创业,也可以选择国外或者境外求学。高职教育在对生源的吸引上,竞争力不足,这造成高职生源的相对减少。需求的相对减少体现了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倒逼高职院校重新审视专业吸引力及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问题。
2.高职教育面临的毕业生相对过剩问题的破解
我国电商的跨越式发展使得该领域人才缺口高达1000万。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市场也将有2400万的供应缺口。2015年上半年,仅北京一地,企业单位净增就业岗位达56.2万个,其中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强劲,占比为79.8%。同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人数23.1万,不足新增岗位数的一半。理论上看,毕业生应当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事实却是2015年成为继2009年以来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第二高水平年。人才红利不断被释放的同时,高校尤其是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陷入了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尴尬境地。
相对过剩的本质是结构性过剩,包括专业性、地域性供需结构的失调。高职教育在需求侧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关注的仅仅是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需求由于战略的转变、地区的转移、服务的转化会发生持续的变化,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人才供给的相对过剩。供给侧改革能够帮助高职教育尽快从争取就业岗位的思维中摆脱,提供其通过优质人才的供给创造需求的新视角,以此审视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问题。
3.高职教育面临的投入不足问题的破解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障、投入机制进行了顶层设计。然而在实际落实层面,高职院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拨款经费仅相当于普通高校的1/5;一些地区尚未制定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已经制定标准的地区普遍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部分地区由于财力难以支持,造成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与标准差距较大。此外,高职教育培训、咨询等社会服务功能有待提升,无法通过造血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高职院校往往以需求侧的思维,寄希望于从政府、企业、行业争取更多的投入,用“快钱”充实硬件设施,而忽略了软件资源的布局。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投入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在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内部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责任编辑:会计系)